当技术崛起,化妆品行业的“中国制造”会是怎样一番模样?
发布时间:August,14,2019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截止于2017年,其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行业CAGR(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1%,远高于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CAGR<3%)和全球第三大市场日本(CAGR<-5%)。据统计,五年来,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从169.8元上升到352.4元,实现翻倍,但仍远不及日、美、韩等海外市场(2015年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分别是我国的4.7倍、4.5倍和4倍)。我国化妆品行业共有生产企业3300家,产品大约有25000多种,新产品层出不穷,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年检结果,平均合格率高达95%以上。
纵观以上数据,中国化妆品行业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最主要的瓶颈还是由于时间的沉淀和技术的积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化妆品行业正在逐渐拉近与他国之间的距离,化妆品技术正逐渐崛起。
用技术代言“中国制造”
虽然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仍然是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也进入一个瓶颈时期。2012年至2016年间,宝洁市占率下降3.3%,欧莱雅、资生堂、联合利华的市占率分别下降0.3%、0.5%、0.9%。但与之相反的是,国产品牌渐渐崭露头角,护肤品市占率提升13.2%至20.1%,彩妆市占率则提升8.8%至14.3%。国货日益受到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无非就是质量。
中国制造曾经被贴以“廉价”、“劣质”等标签,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中国制造”以及焕然一新,在一些领域,即便与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相比,也丝毫不显逊色。化妆品作为日本极具竞争力的领域,尤其在无添加方面,日本是开山鼻祖。但是中国化妆品有勇气进入日本市场,那么其在产品、技术、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必有独到之处。
在原料端口,如今国内不少原料也有很大发展,可以与国外相媲美。如用作保湿剂的羟乙基尿素,在国外供应商仅提供50%水剂的情况下,国内已经做到99%以上固体结晶物,更稳定和利于运输的同时,包装使用也更环保。
以前,或许中国化妆品在某些方面与国外化妆品存在差距,但是,事实却证明,如今中国化妆品技术的突破是值得信赖和认可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与外资企业一较高下。化妆品上游的“中国制造”,担得起这个名号,也正在被世界看见。
技术发展的背后是对研发的投入
国外品牌具备明显资金优势,研发投入大幅领先国内品牌,技术壁垒也加剧强者恒强。持续的投入研发是保证化妆品产品高品质的重要因素,研发中心以及研发人员的资源优势为国际品牌取得高端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2-2017 年间,本土品牌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3%)与国际品牌相当,但研发费用绝对值远低于国际品牌。但是总体而言,重研发是国内普遍强调和加强的一点,以此不断稳固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研发投入是支撑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论公司处于何种阶段,研发都是不可轻视和忽略的一步。
以前在中国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企业都做不满十年”,但是到如今,却已过去了一个又一个十年,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反而愈发蓬勃。我国本土企业也慢慢走向国际舞台发表自己的声音和看法,分享研发配方技术领域的成果,改变过去该领域一直为跨国公司人员参与的现状,他们将一些全新的研究方法和大胆的怀疑精神带给同行,激发国内研发的自信心,带动本土企业认真思考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研发创新路径。要想做到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独立自由发展,各家企业必须共同发力,致力于技术的突破提高,打断外资独有的壁垒。